晒步数已经在朋友圈成为了一种时尚,如果每天的步数没有达到2、3万步,你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混。为了成为第一名,有的人还经常走路都摇手机、边逛街边看自己今天排第几,更有甚者在半夜暴走!然而为了晒步数而走的路,对健康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?
1.
>>>李先生<<<
李先生在加入比步数大军之初,常常遭到朋友“无情嘲讽”,因为他的步数常排名在后几位,每天大概只走了几百步。后来为了挽回颜面,他开启了“暴走”模式。
李先生说,比步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,“有时很晚下班回到家,如果发现当天自己的排名太低了,我还会出去走上一段路来刷排名”。比较夸张的一次是在一个十一点多的晚上,原本一万两千步的排名已经在排行榜上第一了,忽然有个朋友反超他,李先生便下楼在小区走了几圈,直到稳坐当天第一位才回家睡觉。追求步数排名靠前竟达到如此疯狂的程度!
2.
>>>穆女士<<<
平日里不锻炼,看到别人走路减肥健身,45岁的穆女士动了心,于是她也加入了健步走队伍中,并开始“晒步数”。每天下班即使再晚,仍旧要在小区内走上几十圈,将步数保持在2万以上。
“每天我都把步数晒到朋友圈,现在我已经稳定在前三名,月度第一名。”然而一段时间后,穆女士发现自己的脚后跟开始隐隐作痛,再后来只要一走路就钻心地疼,到最后她连步子都迈不开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的时候,诊断结果发现:穆女士患上了“跟痛症”!这种病从外表看不出任何症状,但足跟、关节肌腱、滑囊、筋膜等处已经有病变,因此才会引发疼痛感。
朋友圈拼步数健走不当将成伤害走!
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江东医师表示:走路、跑步等是老少皆宜的运动,但运动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既可健身,也可伤身。通过微信运动牌行榜的激励方式适当走路,对身体有一定帮助,但千万不能不顾自身体质,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,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健康。
那么健走等运动如何进行才能真正促进健康?
2. 了解自己的身体,选择合适的强度
不了解自己的身体、盲目运动或忽略运动都有可能致使慢病的产生。
在中国,一个处在转型中的人口大国,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,慢性疼痛患者的比例在逐渐的升高,据统计,仅患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腿痛这三个单项患者的数量就非常惊人,在人口基数巨大的中国,慢性疼痛的患者数量数以亿计,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以千亿计,严重考验着我们的医疗保险,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。
因此,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、保健医学、康复医学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的四大主体内容,预防保健占据了现代医学的半壁江山,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将会是医学发展的趋势。治未病也逐渐进入现代人的眼球,治未病即通过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、辩证论治诊病手段,进行体质辨识,及时发现机体内存在的潜在发病信息,确定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,从而矫正身体内出现的体质偏颇趋向,使之朝着健康方向转变,从长远来看,预防了体内疾病的发生。从社会角度来看,减轻了医疗负担,使我们的医疗改革趋向良性发展。
○
慢病管理运动干预系统,即在“治未病”理念下进行健康管理的体系,是在对个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,制定干预方案,督促患者执行,通过干预效果评估调整干预方案并再度执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。让运动更加科学、合理、有效,从而促进人体健康!
○
适合的人群有:
1、身体健康、无异常指证,需保持最佳状态者
2、体质偏弱、有疾病易患倾向者
3、自觉症状明显、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
4、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、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,即疾病的易患人群
5、慢性疾病稳定期,需延缓发展、预防并发症者
3. 优选从检测到运动到健康管理的闭环服务
健康运动,应优选从检测到运动到健康管理的闭环服务,优选慢病管理运动干预系统:
1. 健康体征检测: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,明确有无异常体征
2. 健康状况评估:健康问卷、医疗信息等辅助信息的收集,进行整体的健康状况评估,锁定健康管理目标
3.开具运动处方:根据运动能力测试结果,包括心肺耐力测试、心血管功能测试等,提出健康促进方案,并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
4.运动处方执行:自动执行运动处方,实现傻瓜式健身,健身过程全程跟踪监控
5.执行效果评定:对健身计划执行情况,健身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,并根据效果评定对下一周期健身方案进行调整
慢病管理运动干预系统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肥胖等常见慢病,提供以运动干预为主结合营养干预的闭环式个性化慢病管理服务。
真正做到从检测到运动到健康管理闭环服务!
>>让运动更体系、更科学,才能真正促进人体健康。慢病管理运动干预系统的推广,将让更多人享受健康生活!